2025年1月1日,我國首部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》正式實施,從立法的角度進一步規范了能源領域的未來發展方向,推動國家能源行業的結構性變革,為能源行業的發展實現有法可依。結合本部法律的政策導向,建設行業將迎來三大機遇。
機遇一:新項目爆發,機遇增多
《能源法》第八條規定,“國家建立健全能源標準體系,保障能源安全和綠色低碳轉型,促進能源新技術、新產業、新業態發展。確立了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戰略指向,光伏、風電、氫能等新能源迎來政策紅利”。第二十五條指出,“國家推進風能、太陽能開發利用,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,加快風電和光伏發電基地建設,支持分布式風電和光伏發電就近開發利用”。第二十六條規定,“國家鼓勵合理開發利用生物質能,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發電、生物質能清潔供暖和生物液體燃料、生物天然氣”。
綜上,在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的政策指導下,大中小型項目必然迎來井噴式發展。在未來十年,新能源發電量必然趕超傳統能源發電量。
機遇二:舊行業升級,項目增加
《能源法》第三十條表明,“國家推動燃煤發電清潔高效發展,根據電力系統穩定運行和電力供應保障的需要,合理布局燃煤發電建設,提高燃煤發電的調節能力。傳統能源明確要求清潔高效,必然迎來一波技術提升,而工業技術的提升必然帶來廠房建設的高峰”?!赌茉捶ā返谌邨l明確,“國家加強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和保護?!?/p>
傳統能源清潔發展導向,必然需要對廠房、設備以及其他配套設施進行改造,同時迎來一波氫能、天然氣能的基礎設施投資高峰。
機遇三:電力新要求,倒逼上游
《能源法》要求電網增強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,此發展必然在電力行業形成并網、儲能基礎設施的建設、電力智能化建設等配套建設。同時,綠色電力證書制度與全國碳市場聯動,提升用電大戶對于可再生能源的消費市場,激發新能源市場活力。
《能源法》的實施標志著能源行業進入法治化、市場化新階段。建設企業需緊跟政策導向,聚焦新能源項目開發、傳統能源技術升級及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三大賽道。未來十年,企業若能緊跟政策導向,贏得綠色先機,便能在綠色轉型中率先突破,從傳統的建設行業中脫穎而出,實現更高、更快速的穩步發展。